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 正文

先验感性论复习笔记3

2023-04-07 22:19:00 哔哩哔哩

先验的阐明是讨论什么问题?

空间对于其他先天综合知识,对于数学和几何学是什么关系?怎么样能够把空间说明成一条原则用来解释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也就是解释几何学的知识的可能性。从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原则来加论证。形而上阐明是本体论的原则,认识主体的结构问题。先验的阐明主要是阐明这个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功能的问题。如何判断是否到达这样的要求呢?1.要从确定性,现实性这一方面即几何学的知识确实是从空间的概念推出来的。2.要从必然性来说即这些几何学知识只有以空间的给定的解释方式为前提才是可能的,否则就是不可能的

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先验的阐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何学这样一门先天综合判断的知识,那么倒推上去,它是关于空间的,它是在空间中进行先天综合判断的,那么这个空间表象究竟必须有什么样一种性质才使得几何学成为可能的呢?要求的性质如下:1.从本源上要求空间必须是直观而不是概念,因为从单纯的概念里面引不出综合命题。2.要求空间是先天的,先于一切知觉就是在还没有任何知觉感觉的材料之前,就已存在内心。为什么空间一定这样呢?因为几何学的这样一种无可置疑的必然性的命题就可以说明空间本身必须是一种先天的直观,几何学的命题是直观的先天的,不可能是经验性的命题推导出的。

如何锐评当时其他的空间观?

人要么把几何空间解释为对客观的空间框架的某种反映,如牛顿,这种空间框架究竟是什么,他们说不清楚;要么解释为一种“模糊知觉”,如莱布尼茨,力图将它还原为一种逻辑关系,从而否定了几何空间的真实性;要么解释为一种“观念与观念的关系”,如休谟,但为什么只能有这种关系而不是另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任意设定的。康德认为他自己的解释是唯一可能的解释

两种阐明下,康德做出哪些结论?

1、空间所表象的决不是某些自在之物的属性(牛顿),或是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的属性(莱布尼兹),也就是说,决不会是依附于对象本身的那些属性的规定性,似乎即使我们把直观的一切主观条件都抽掉它们还会留下来一样。他认为主观条件一旦抽掉,空间就不存在了。如果到了火星上,是不是火星上也有空间?肯定有。为什么有?说明空间不是经验到的,也不是凭经验估计到的,火星上不可能没有空间,这是可以先天地断言的。因为你是靠这个来把握一切信息资料的,没有它你简直就不能经验任何事物,建立空间的人本主义原则。在这自在之物的意义上,我们的空间就只具有“观念性”,而不具有“实在性”(有效性,普遍必然性)。在现象的意义上,它是客观实在的。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由它的主观观念性所建立起来的,客观实在性是它在现象中的后果,主观观念性则是它产生出这一后果的根据

2、空间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亦即唯一使我们的外直观成为可能的主观感性条件。所有的外感官都是通过空间来感受的,空间作为外感官的先天形式已经预先存在了。如果说空间是一个框架,那么康德就是把这个框架搬到人的主体里面来了。空间是一种能力,可以无限使用,无限地包含。所以主观上空间是无限的,但客观性方面你所经验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

康德就空间提出的认识论原则?

经验性的实在性”,是指在经验性的事物上空间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因而具有实实在在的客观的内容。(反对休谟的经验性的观念性对科学知识的可靠性的摧毁)经验性的东西虽然是在主观中发生的,但决不只是一种偶然的心理活动,而是有它的普遍必然的规律和法则的,这种规律和法则就在于一切可能的经验都逃不脱主体中某些先天的形式框架即先天直观形式和先天范畴形式。这些形式对于这些可能经验是普遍必然地适用的。

先验的观念性“,从先验的角度来看,空间不是自在之物的属性,而只能是主观中的观念,对自在之物而言,它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而只具有主观性。我们不能用来认识自在之物,而只能用来规范现象。一切出现在我们外部的对象,都只是以空间为其先天形式的感性表象,我们必须把它们与自在之物严格区分开来。这种区分即是对独断论的一种彻底清除。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第一层次是问这种判断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的

第二层是问它是以什么方式成为可能的,即这种先行于客体并先天地规定客体的直观是以什么方式而寓于内心的